“个转企”工作是优化产业结构、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。8月3日,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今年上半年,全市新增“个转企”1767户,居全省第二。
个私经济在带动就业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数量庞大的个体户也正面临着土地不能竞标、融资贷款难、抗风险能力弱等发展瓶颈,推进个体户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。
今年以来,我市立足县域经济实际,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块、各行业“个转企”进行全面摸排,将一批注册资本优厚、运营状况在线、发展前景看好的个体工商户纳入“个转企”后备资源库,通过分类引导、分层培育、分步推进,助其转型成功。
同时,开辟绿色通道。继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后,株洲今年再次率先在全省实施“个转企”相关手续“一件事”联办改革,出台《株洲市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办理事项“一窗通办”实施方案》,将“个转企”时申请办理的注销及新设、涉税事项、公章刻制、职工参保登记、公积金缴存登记、银行预约开户、行政许可事项、不动产登记等多个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实现“一窗通办”,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“个转企”便利度。目前,各县市区政务大厅都设置了“个转企”专窗,指定专人提供帮代办服务。
天元区、芦淞区还先后印发了《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(试行)》,简化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,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一些个人经营户,无须租赁办公场所就能够申办营业执照,真正实现办照“零门槛”。
“‘个转企’不是一锤子买卖。”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对已转型成企业的,相关职能部门将提供持续指导服务,定期实地回访调查,落实好支持“个转企”降低税费负担、加强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,提高“个转企”后企业存活率和市场竞争力。
上半年净增市场主体超5万户
株洲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/易蓉 通讯员/刘萱) 今年以来,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拓宽创新扶持、金融支撑等为企服务新“路径”,为全市市场主体提升发展“加速”。1月至6月,全市净增市场主体51095户,同比增长222.76%,居全省第4。
今年以来,我市紧盯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目标,聚焦市场主体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全力做好市场主体“扶壮”,确保市场主体“成荫”。如建立“制造名城早餐会”制度,书记、市长“面对面”听取企业讲问题、提建议;建立“企业办事不求人”“千名干部联千企”制度,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;创建“制造名城”市场主体微信监督与服务群2076个,回复市场主体政策咨询2.5万余件,督促解决问题1179个。
为解决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,我市举办政银企战略对接会,与13家省级银行签订9600亿元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截至5月底,全市银行机构新发放贷款利率仅为4.61%。同时建成全省首家多功能税务智慧微厅,我市增值税留底退税规模居全省第二。
【 纠 错 】 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